close

我今天為了救我的大兜風  (因為颱風天滯留台北一天一夜  導致右邊後照鏡亡矣)

所以上了台北  剛好我的高中同學目前在文化唸法研所  就到西門町一趟

就是這麼剛好   遇到了......因為今天沒帶相機出門   所以只好借重我的SHARP 902SH手機來拍  傷眼勿怪   = =a

我一開始還不知道這是啥....後來經好心路人提醒才明白   原來是雲豹甲車  真是有眼不識泰山


另一個角度   我想有雲豹頭彩繪的那一台應該被供起來了.....

(以下是google來的)

雲豹甲車是一款8X8 的先進輪型甲車,它的技術是由CM-31型6X6甲車發展而來,由於改用8X8底盤構型,具備較大的空間和武器承載能力,可以加裝多種武器與砲塔,作為武 器載具來運用。在雲豹甲車這次現身之前,許多人對它的外型曾做出多項臆測,有人認為雲豹甲車是CM-31加裝一對路輪的直接放大版,也有人認為它是新加坡 AV81的台灣版,因此認為它的外型就是將AV81稍加修改而已。不過,雲豹甲車這次首度問世,發現它的外型是全新的設計,車身兩側幾乎是垂直結構,配合 大斜角的車頭與車尾的大型艙門,外型與CM-31和AV81都完全不同,有著本身的獨到特色。

雲豹甲車是由陸軍兵工整備發展中心(目前改隸軍備局)主導研發,結合軍備局202 兵工廠、中科院、工研院等單位合作研發,在上述研發團隊裡,兵整中心負責車身設計、全車系統整合、機砲塔介面工程整合、樣車製作等;202兵工廠負責25 公釐機砲砲塔與滅火系統;中科院負責防護鋼板與外掛裝甲;工研院負責動力傳動系統與輪區總成;漢翔公司負責車內束線佈置。由於是由軍方自行研發,因此台灣 擁有雲豹甲車的知識產權,更重要的是整個研發、製造都是在國內進行,整體後勤都保留在國內,可大幅提高服役後的裝備妥善率,這是外購裝備無法獲得的重要利 基。

在國內各單位的合作下,雲豹甲車的外型相當漂亮,有著先進輪型甲車的輪廓,整體設計遠優於中共近年推出的幾款8X8 輪型甲車通用底盤。就本雜誌在屏鵝公路對雲豹甲車的短時間觀察,此車的車體和砲塔兩側均覆上偽裝網,無法看出它的細部結構,不過整體構型和25公釐機砲砲 塔卻是清晰可見。儘管當天的天氣惡劣,不過雲豹甲車在屏鵝公路都是以時速70~80公路的速度疾駛,而且其行進路線可能曾通過第三號高速公路,估計其最高 道路時速可能超過90公里,機動性能不錯。

來自全球防衛軍事焦點評論931002

接下來是
AAV-7 兩棲裝甲突擊車  


M-3浮門橋車


以下也是google來的

M3浮門橋車目前只有歐盟國家使用,亞洲只有台灣擁有這種全球最先進浮門橋車;

陸軍共採購二十二輛,除部分在工兵學校充作訓練之用外,其餘都放置在六軍團五三工兵群橋樑營浮橋連。

M3機動浮門橋車

每輛橋車僅需三員操作手,雙舟門橋一付(兩輛橋車)負載能量七十噸級(M.L.C)、架設所需時間十分鍾、所需兵力七員,並可依河幅、裝備數量、敵情狀況 架設六舟門橋或浮橋(一00公尺浮橋一座架設所需時間約二十五分鍾);單以該橋材之性能而言,足以滿足機甲部隊快速機動之要求,然就運用於本島河川中而 言,於雨季時河川之流速需在每秒3.5公尺以下、水深在1.2公尺以上始能運用,而在旱季時則易受水深不足之限制,並需克服河岸淤泥之通行問題,故僅適宜 運用於淡水河及各河川中、下游等常年有水,且水位在1.2公尺以上之河川中。

引用網址







這個士官長跟我用一樣的350D






愛國者長程/區域防空飛彈 M-998扥車頭





偶爾維基一下也不錯

愛國者飛彈是在1960年代孕育,由1976年起為反飛機用途發展,並於1984年成軍。1988年,它被改良成愛國者增強型,適用於作戰強度更為嚴峻的反彈道飛彈用途。愛國者係統包括八具二合為一的運輸-發射器,裝備了32枚飛彈 (全部部署愛國者進階型(PAC)-3型為128枚)。這些飛彈以四枚一組裝載在M-901容器之內,由M-860半拖車運載。伴隨著飛彈的是由一輛拖車獨立運載的MSQ-104作戰指揮站。

PAC-2和之前的飛彈使用飛彈跟蹤指揮導引作為中途導引方式。終端則是半主動雷達導引PAC-3則是以中途慣性導引加上終端主動雷達導引

飛彈本身長約5.3米,重900公斤(PAC-2)或是312公斤(PAC-3),由一具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推進,能加速至5馬赫。PAC-2和之前的飛彈裝備了91公斤高爆破片彈頭及近接引信,PAC-3則改用73公斤高爆/破片彈頭與近接引信配合直接碰撞擊殺載具。 飛彈的有效作戰距離約為70(PAC-1)/160(PAC-2)/15(PAC-3)公里。愛國者係統曾被銷售到以色列德國荷蘭中華民國(台灣)以及比利時等國家。

來自唯基百科


這可是用VOVLO的車頭....


雄風二型岸置機動反艦飛彈




雄風二型飛彈:雄風二型是中科院所發展的高性能反艦飛彈, 目前廣泛配備在作戰艦艇和岸防部隊。雄風二型飛彈採渦輪噴射發動機推進,配備慣性暨主動雷達尋標器/被動紅外線尋標器導引,因此具有很好的電子反反制能 力,成為世界上第一種配備雙尋標器的反艦飛彈,最大射程在80~120公里之間。

引用網址







捷羚一型防空系統(天劍一型飛彈 裝置於商用卡車上)


Google說的

方消息指出,由中科院自行研發的「捷羚防空飛彈系統」,經完成研發及先導生產型研製,並通過作戰測評後,已接獲陸軍及空軍總部訂單,同時正式進入量產階段,將陸續部署於機場、港口和重要軍事陣地,進而提昇國軍低層防空戰力,並象徵我國軍事科技研發整合能力的大幅躍升。

  中科院官員指出,「捷羚」系統曾多次參加國際性航太、防衛展,國際知名度相當高,與「復仇者」車載式刺針飛彈系統同一等級,部分系統性能甚至更優於「復仇者」。

  此系統具有敵我識別、電子反反制及紅外線反反制能力,並可於夜間作戰;由於敵方的攻擊多採暗夜實施,因此「捷羚」特別採用「雷達與紅外線影像」複合式目標偵蒐系統,無論日、夜均可輕易偵獲敵機。

  官員說,新型「捷羚」以中型高機動車輛為載具,發射架上最多可同時掛載四枚天劍一型飛彈,遇狀況時可在車上啟動系統、發射飛彈,同時迅速轉移陣地,提高戰 場存活率。同時,系統內配置的無線區域網路數據通訊系統,則可使戰管雷達統一指派目標。

  相較於同類型產品,軍方官員認為,「捷羚」具有目標偵蒐能力強、殺傷率高,以及成本效益佳等優點,並整合了雷達、紅外線熱影像、衛星定位、無線寬頻通訊與 光纖通訊等多項高科技,特別因系統本身裝置小型射控雷達,可以較早偵獲目標,以提早將敵機擊落,減少地面損失,是最突出的優點。

  此外,「捷羚」系統使用之天劍一型飛彈,擁有優異的性能,亦為其截殺率加分,而劍一的飛彈射程及彈頭,也大於復仇者係統使用之刺針飛彈。

  官員說,「捷羚」係國人自行研發,其電子戰性能可隨情資更換參數而提升,同時該系統在後勤補給及維修速度上,亦較外購武器快速且價格低廉,這些都是我方堅持國防自主最重要的原因。 中科院自民國八十四年起,開始研發「捷羚」防空系統,成功通過多項研發測試項目,並曾於民國八十七年,以原型車參加於新加坡舉辦的「亞洲航太展」,當時有多個國家,對此套系統表達高度興趣。

引用網址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egasus11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